- 华为云桌面连续九年领跑中国虚拟桌面软件市场
- 学徒行记|走进华为 探讨AI时代如何为企业赋能
- 2025年05月10日B
- CCF Computility 2025
- 持续领跑华为云连续5年蝉联中国容器软件市场份额第一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学徒行记|走进华为 探讨AI时代如何为企业赋能
在当下,人工智能浪潮正以汹涌之势席卷全球,深刻重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
从信息化阶段的基础搭建,到数字化阶段的数据深度挖掘,再迈向智能化阶段的智能驱动,这一进程已成为不可逆的时代趋势,众多企业都在积极投身其中,竞相在这场科技变革中抢占先机。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核心技术竞争力与赋能行业创新发展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在2024年,基于华为园区数字平台和基础设施能力,联合伙伴,服务多个智慧园区项目,实现空间运营数字化。
同时,华为与众多行业伙伴,共同成立建筑鸿蒙行业专委会,通过鸿蒙与AI构筑新质生产力,助力建筑地产酒店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4月9日,观点企业课堂携手来自全国的Kaiyun官方网站行业嘉宾,走进华为,共同探索平台+生态模式,推动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人间四月芳菲尽,鹏城繁花正盛开。4月的深圳处处生机勃勃,受好天气的感染,还未到8点30分的签到时间,已有不少嘉宾提前抵达了活动现场,静候企业课堂的开始。
在分享环节正式开始之前,首先由华为中国政企大企业建筑地产系统部总经理蒋胜带来开场致辞,他表示:“数字化,不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下去的一个充分条件,但一定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蒋胜看来,2025年是AI的元年,行业大趋势在转变,如果要真正实现行业的变革,让后续发展能够走向快车道,核心关键点是华为能够与行业专家共同联手,“大家的经验结合华为在科技领域的技术,如ICT技术、大模型技术、AI技术等,才能真正发挥效益。”
因此,在第一阶段分享中,华为算力平台先遣队AI解决方案架构师吕志化以华为AI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和AI探索成果,深入阐述了华为如何通过AI技术为企业赋能。
华为AI发展历程共分为五个阶段,从2005年早期阶段到如今的“AI2.0”阶段,始终坚持将AI与公司主航道业务相结合。公司始终致力于优化AI应用场景布局,当前更聚焦于海量、重复、复杂且知识经验密集的业务场景上,如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将公司业务累积起来的丰富知识与经验,通过大模型加持,转化为AI技能,赋能到各业务。
技术创新需要与企业实际需求深度融合才能释放其真正价值。基于应用为纲,四位一体的理念,华为当前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持续创造价值:一是瞄准“人+AI” ,因人而异,形成AI助手;二是 “事+AI” ,因事而异,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三是聚焦创新场景实现创新创造。
吕志化重点分享了华为在AI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目前,AI已在三大方向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企业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防控关键风险、以及优化各环节效率与体验。例如,在研发领域,华为为十万研发人员配备了AI研发助手,支持代码设计、生成等多维度工作;在销售环节,通过AI实现标书条款快速匹配(分钟级响应),并延伸至表单业务处理。
这些成功实践案例背后,凝结着早期无数次探索的宝贵经验。早期AI场景的成功率不到10%,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优化,我们才将场景落地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吕志化在总结过往实践经验时强调了以下关键点:企业的智能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战略决心、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选择“对”的场景作为切入点、通过确定性的架构规划来避免外部模型持续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有专班组织推进AI普惠应用,以及持续的AI人才文化氛围建设配套。
吕志化同时强调,企业惠普开展AI应用建设时,不应该只依赖集团的IT,应该是把AI能力通过AI平台开放出去,让各个业务线都能自己应用AI,每个员工都能建自己的AI助手,从而解决“业务+AI”门槛高及重复建设的问题。
继吕志化分享结束后,在第二阶段的分享中,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解决方案总监余倬详细介绍了华为如何为地产行业赋能,分享的主题是:华为地产行业昇腾和Deepseek应用方案及案例。
在余倬看来,Deepseek之如此火爆,短短7天用户过亿的原因在于成本降低(训练及推理成本)、门槛降低且好用(少量语料微调可形成行业模型)、开源及技术创新。华为内部测试显示,在无线网优问题,其基础模型问答可达华为2 - 3级认证工程师水平,但专业领域仍需语料训练。
至于Deepseek对地产建筑行业的影响,也同样如此。余倬表示:“以前需要大量数据训练,但现在只需要做少量的数据微调就可以达到普惠AI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力或降低风险。“
据介绍,在建筑地产行业方面,华为主要围绕生产流程,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等环节,寻找重复高频刚需场景落地AI,如知识助手、标书审核、合同审计、舆情分析、用户画像、图纸升级、节能、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辅助决策、园区安防等应用场景。
一个企业如何做好人工智能?让AI战略落地不出现断层才是关键。为此,华为提出“三层五阶八步法”方法论,强调落地路径要选合适场景、并融入流程、配备组织、重视数据与支持、做好持续运营,构建算力平台、开发工具及数据资源,以多种模式,云服务、私有化部署等支持企业 AI 应用。
随着干货满满的分享环节结束,在座的嘉宾学员们迫不及待向华为专家提问,展开热烈的讨论。
观点老朋友世联行首席技术官黎振伟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华为为地产行业数字化赋能时,地产企业在建造好房子和城市更新两个方面能否减少投入的同时,效益达到更高?“
吕志化对此表示,从投入更节省视角来说,利用大模型的AI 能力替代大量人力工作这是第一方面的成本节省;第二方面,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采用 “小切口,深挖掘” 策略,找准高价值业务,以提升产品影响力并摊薄成本,也是一种节省。
华为数字建造产业咨询总监包立锋则认为,房地产业具备金融投资、开发建设、服务体验三重属性,好房子政策导向下越来越看重房子服务属性。同样,企业做AI 不能仅仅基于开发建设的成本约束考虑,需从服务体验角度看好房子的长期价值。同时,建筑地产数字化产业存在诸多断点,华为需与地产数字化SaaS运营商合作,更好的服务于甲方客户,并逐步牵引建立起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
例如,大模型输入后输出不准确,在实际运用如控制大楼空调启停、AI 审图等场景中存在问题,如何让大模型从确定输入得到确定输出,以及目前AI应用部署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企业如何找到合适服务商解决问题等等。
针对前者问题,包立锋解答道,大模型分决策类、预测类、感知类、生成类,要得到确定输出应依赖决策类(如智能驾驶)或者预测类大模型(如天气预测),DeepSeek在内容生成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但是不代表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至于如何找到合适服务商解决问题,余倬表示,华为在构建生态,会梳理各领域专业厂家形成案例集推给大家,以解决从模型落地到实际使用的诸多问题,还可通过华为云帮助企业寻找资源,同时整合各方资源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改善企业需求问题。
讨论时间结束后,不少嘉宾仍是意犹未尽,在前往园区参观华为云展厅的路上仍在交流探讨。
在专业讲解员引领下,嘉宾们也更加直观、立体地感受到华为云在智慧城市、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切身体验到华为云在AI、5G、IoT 等前沿技术上的创新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著名演员杨少华是被累死的?儿子杨议回应:那天问他“行吗”,他说不在家待着就行,“他跑腿跑了一辈子,就喜欢出去溜溜!”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最多52核心!Intel下代Nova Lake-S CPU已在台积电2nm投片
苹果经典“垃圾桶”Mac Pro 12年后成过时产品!AirPort一并再见
利民推出 Royal Pretor 130 Ultra 风冷,双塔双扇七热管回流焊
-
2025-07-14华为云桌面连续九年领跑中国虚拟桌面软件市场
-
2025-07-14学徒行记|走进华为 探讨AI时代如何为企业赋能
-
2025-07-14持续领跑华为云连续5年蝉联中国容器软件市场份额第一
-
2025-07-142024年07月06日B
-
2025-07-13腾讯要做汽车数智化助手!升级全栈AI能力智能汽车产品应用至1500万辆车
-
2025-07-13腾讯2025年Q1财报:AI+云驱动 企业服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
2025-07-13邮储银行获新专利:如何低成本实现容器应用高效管控
-
2025-07-13联通K8s图形化部署专利:简化集群配置助力企业灵活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