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翻倍行情引领者: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技术深度分析
- 华为云CloudMatrix384超节点正式商用助力中国AI算力腾飞
- 腾讯华为双双宣布下场巨头正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按下加速键|智能涌现
- 东方通:如何构建国产基础软件的鲁班锁?
- 开源项目捐给基金会后又往回要维护 7 年出钱出力却被告上法庭?网友:捐了代码想收回去靠它赚钱太无耻!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华为云CloudMatrix384超节点正式商用助力中国AI算力腾飞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如何把AI从理论推向实际应用已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025年4月10日,华为公司在安徽芜湖召开了华为云生态大会,在会上该公司的常务董事兼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正式发布了华为云CloudMatrix384超节点。此次发布的超节点已在芜湖数据中心实现全面上线,不仅奠定了中国在AI算力方面的基础,还为各行业的AI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对中国AI行业的印象始终是追赶者。有专家表示,尽管与OpenAI之间还有两三年的差距,但最近中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集中爆发,揭示Kaiyun了中国在“应用创新”向“定义创新”跨越的重要里程碑。华为推出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集群,基于新型高速总线架构,具备高密、高速和高效的特点,创新地实现了资源供给模式的转变。这不仅响应了迅速膨胀的AI算力需求,还助力中国推进AI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
CloudMatrix384超节点已在芜湖数据中心实现规模化商用,是国内首个大规模超节点集群,能够为AI推理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同日,AI基础设施服务商硅基流动宣布,搭载CloudMatrix架构的昇腾云实现了单卡1920 tokens/s的DeepSeek-R1推理性能,表现出与英伟达H100相媲美的实力。这一切都表明,华为云在AI算力基础设施打造上迈出了长足的一步,致力于克服中国AI行业在算力方面的短板。
华为云的使命不仅在于提升算力的数量,更在于提升算力的效率。张平安提到,未来的AI云能力将致力于构建“自主创新、安全可信”的算力底座,通过AI全栈能力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进程,助力千行万业快速数字转型。同时,华为云也在不断深耕行业,以盘古大模型为引擎,针对不同行业打造解决方案。
随着AI应用成本的逐渐降低,曾受限于成本的中小企业和边缘计算场景将出现新的需求,如今对算力的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算力供应模式面临考验,尤其是在通信延迟的挑战、模型训练成本高企以及核心技术封锁的背景下,重构AI原生的云基础设施显得尤为紧迫。
在此背景下,通过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创新,华为云展现了其应对时代挑战的能力,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华为云EI服务产品部部长尤鹏指出,扩大集群规模并不等于提升训练效率,未来技术应在于提升算力的利用率和可用性。
本次发布会还强调了分布式弹性推理服务的升级。华为云通过引入容器级Serverless资源调度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物理资源利用率,满足高并发应用场景下的需求。此外,全新的MoE+CoT模型推理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更高效、更稳定的AI应用奠定了基础。
正如华为云所展示的那样,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突破正是对时代需求的有力回应,也体现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向前迈出的一步。当前,中国的AI正在转型为一个更为完善的生态系统,深层次展示了从基础模型到应用落地的完整创新链条。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I的应用门槛正在逐步降低,华为云与DeepSeek等前沿技术将会共同推动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未来,从AI应用到技术创新,华为云希望通过构建丰富的算力基础设施,实现算力的“电力化”——随取随用,真正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商业运营,中国AI的未来将更加璀璨,充满无限可能。只要有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与技术创新的支撑,中国AI行业必将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2025-07-02未来翻倍行情引领者: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技术深度分析
-
2025-07-02华为云CloudMatrix384超节点正式商用助力中国AI算力腾飞
-
2025-07-01腾讯华为双双宣布下场巨头正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按下加速键|智能涌现
-
2025-07-01东方通:如何构建国产基础软件的鲁班锁?
-
2025-07-01科大讯飞新专利:如何通过容器调度提升IT资源效率?
-
2025-07-01高效应对瞬时高峰压力 “湘易办”高考查分“指尖秒查”
-
2025-07-01在中国“三十而立”之后思科打出AI生态“组合拳”